“无论你听过多少次中国的增长故事,它仍然具有令人惊叹的能力。在规模和速度上,中国与许多国家的表现都不太一样。”这句话出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历史学家之口。2020年,面对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的新台阶,全年经济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21年我国经济有望增长7.9%,并带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整体经济增长5%。是什么让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具备令人惊叹的能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导向,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态势,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取得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两次大冲击,我们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应对了外部风险,推动经济发展向国内需求主导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中央及时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性思路,按照“三去一降一补”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了供求关系。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出现的重大变化,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党中央准确研判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如何认识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接下来,我们将沿着走活中国经济“大棋局”的视角,带领大家一起深入了解新发展格局。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匠心独运丹青手,万里山河起宏图。这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谋远虑,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创造性地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党和国家顺应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重大战略性创新。
一、准确识变 顺势而为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理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1.发展阶段之变
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这个阶段之变是什么?就是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高速增长发动机”的经济循环必须转向“作为高质量发展推动器”的经济循环。
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个基于价值增值,信息、资金和商品(含服务)在居民、企业和政府等不同主体之间循环往复的流动过程,如果考虑国家或经济体的边界,则有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之分。双循环是对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格局的客观描述。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有对外贸易,就会有双循环,不同之处在于以哪一种循环为主。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以1978年为例,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进口约占5%,两项加起来不到10%,也就是至少有90%的国民生产是和国际循环不相干的。改革开放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金、技术严重匮乏,但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劳动力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我们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机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了市场和资源(如矿产资源)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成功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从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这一根本性转变。当前,我国资金供给相对充裕,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供给和需求脱节现象显现,高端供给短板明显,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经济循环不畅。以手机芯片为例,全球超过80%的手机是在中国生产的,但只有少量芯片是国产的,大部分高端芯片的制造技术都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一旦外部出现断供,芯片随时会面临短缺,从而使相关生产停摆,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面对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带来的新要求,必须顺势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稳步迈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2.发展环境之变
新发展格局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这个环境之变是什么?就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市场有效需求萎缩,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发展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一方面,西方国家结束黄金增长期,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有效需求下降,再工业化、产业回流本土的进口替代效应增强,直接导致我国出口需求增速放缓。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产业和订单向我国周边国家转移趋势明显,导致我国出口竞争加剧。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不愿失去国际体系的主导权控制权,频频通过其对金融、科技的垄断地位遏制发展中国家,调整国际经贸规则以保护自身利益。近年来,美国公开将我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通过多种手段肆意制造对华经贸摩擦,并拉拢胁迫一些国家“选边站队”,试图与我国经济脱钩、科技脱钩,对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进行全方位遏制打压。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本就孱弱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美国、法国等国家出现有统计数据以来最严重的季度性经济衰退,世界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强化了部分国家的内顾倾向,导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进一步凸显,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重大风险。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必须顺势而为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在努力打通国际循环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3.发展条件之变
新发展格局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变化的必然结果。这个条件之变是什么?就是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增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将逐步替代劳动力优势,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最稀缺的资源和最大的吸引力。
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且提供巨大国内市场和供给能力,支撑并带动外循环。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供给和需求对于经济循环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再平衡取得显著进展,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方向发展。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大约10%下降到2019年的1%左右,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的67%下降到2019年的31.8%,经济增长越来越多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多保持在90%以上,有的年份超过100%,国内大循环的动能明显增强。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从需求看,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仅以2020年“双11”为例:1秒钟,有电商平台的购物订单就达58.3万单;1分钟,有些店铺的销售额即破亿元;1天,全国处理的快递便超过6亿件……透过“双11”这扇窗口,世界见证了中国消费的巨大活力和潜力。接下来,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我国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还有稳步增长空间。从供给看,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已形成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可以快捷有效地响应国内国际需求变化。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3月份至年底,依靠强大的产业转换能力和供给能力,我国出口口罩2242亿只,相当于为中国以外的全球每个人提供了近40只口罩。此外,我国还有1.3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质量连续8年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
面对实现内部大循环、促进内外双循环的有利条件,必须顺势而为利用好大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充分发挥,从而释放巨大而持久的动能,推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和增长。
二、科学应变 制胜有道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深入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需要把握好三个重大关系。
1.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看,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一国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在供给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以家政服务为例,从需求方面看,全国18.2%的家庭有未成年人照料需求,35.6%的家庭有老年人照料需求,30.4%的家庭有双重照料需求;从供给方面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超过2800万人,市场总规模连续保持20%左右增速,预计2021年将达万亿元规模,但“不规范”“找不到”“不满意”问题依然突出。解决这样的结构性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就是要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从而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供需动态平衡。
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过程中,要高度注重需求侧管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堵点。打通堵点依然要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在生产环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分配环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流通环节,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实现货畅其流。在消费环节,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既能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又能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市场机会。
2.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看,国内大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这是我们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国内大循环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坚实基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目前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我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可以说,推动双循环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用顺畅联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化深入发展机遇和成果。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党中央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安排,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不是要求各地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这就要求各地区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不能搞“小而全”,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3.从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的关系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但本质上是改革问题。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改革已进行40多年,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体制机制随之不断完善,才能不断适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扫除阻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高标准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三、主动求变 落子有方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循环”这一关键点,用好“畅通”这一着活棋,着力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好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努力打造一个“动脉”强劲、“血液”舒畅、“肌体”健康的国民经济循环系统。
1.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这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消费和投资需求能够形成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其中,消费是最终需求,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重要基础。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与美、英、日、德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要把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摆在突出位置。比如,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发展服务消费,扩大节假日消费,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让消费者方便消费;改善消费环境,提高食品、药品等与民生直接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投资是内需的重要构成,必须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这就意味着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星际探测等重大工程,推进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沿江沿边沿海交通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此外,房地产业影响投资和消费,事关民生和发展。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这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科技自立自强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脉相承,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的。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逻辑起点,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要方法,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能出大成果、作出大贡献,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时刻必须冲得上去,召之能战、战之则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的创新力。要发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和合理质疑,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应用研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新驱动最终取决于人才和教育,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要为科学家和留学生回国从事研究开发、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环境和服务保障,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国效力。
3.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这是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再次证明制造业对国家特别是大国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要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要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产业质量,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此外,要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推动优化市场环境,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4.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也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新发展格局是现代化建设全领域、全环节的新格局,农业农村占有重要位置,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在消费方面,国内大循环的核心是扩大内需,农村近6亿常住人口的消费水平一旦上来,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成为拉动内需的强劲动力。在资源要素方面,随着国内大循环进一步畅通,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渠道将全面打通,农村人才、资金和土地等要素将迸发出强大的活力,带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投资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提升空间巨大,下一步,公共服务、社会事业、新基建等都要向农村延伸,这将形成巨量的投资空间,也将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因此,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农村农民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将经济发展的底盘牢牢托住。要坚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5.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这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优化分配结构,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一个关键节点。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切实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更充分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支撑投资和消费。完善营商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
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取其势,明其道,精其术。新发展格局这盘大棋已经开局,今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凝聚起“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奋进力量,我们就一定可以在国际形势动荡变革中保持稳定发展、在世界格局深刻调整中把握战略主动,以一个个实际行动,高水平解答一个个难题,化解一个个现实与潜在的风险,稳中求进、蹄疾步稳地把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转变为现实,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发展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