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介绍校园贷的五大危害
校园贷作为一种新兴产物,对于社会防范心较低的大学生群体其实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为此,警方总结了关于“校园贷”的五大危害:
1、低利息高费用
据了解,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0.99%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而且一旦逾期,那可就要任网贷平台宰割了。
2、越便捷,越变“劫”
有的贷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更有甚者,贷款公司帮学生成功贷款后,冒用该学生的身份继续贷款。
3、担保零要求催款全方位
在有些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一些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4、滋生借款恶习
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5、诱发其他犯罪
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如何区分以“校园贷”为幌子的诈骗
“校园贷”原本是一项积极的助学项目,然而,因为一些不法分子的介入而成了其实施诈骗的“幌子”。为此,警方梳理了以“校园贷”为幌子的诈骗案件特点,希望广大学子切勿明辨,切勿上当受骗。
1、犯罪对象专门针对高校学生。由于高校学生涉世未深、防范意识薄弱、鉴别力不够、自制力不强等原因,从而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编造身份博取信任。不法分子在实施“校园贷”诈骗违法活动时,主要以“同门师兄师姐”或者校友的身份,通过网络与受害人套近乎,在获得受害人的信任后,便以可以帮助其找工作或者无息贷款为由,骗取受害人的身份证等证件,利用其身份信息在网络信贷平台上进行贷款,待贷款成功后便“人间蒸发”。
3、高额回报诱惑下套。不法分子先是在网络上向受害人吹嘘自己经济实力如何雄厚、人脉关系如何好,可以帮受害人找工作或者是利用其身份信息贷款后进行投资,受害人可以分到一定比例的红利等理由,以此诱惑受害人上当受骗。
最后警方表示,不赞成大学生为了提前消费或者做生意去贷款。这种贷款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大学生消费应量入而出、量力而行。
- 上一篇: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
- 下一篇:开展安保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