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邦:合力讲好两岸故事
日期:2018-12-03 00:00:00  作者: 来源:中央统战部  浏览量:3867

今年2月,大陆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实施《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几个月来,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跟进,并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推出了多项落地细则。这些举措的不断出台,受到了广大台企台胞的热烈欢迎。这项让台湾同胞享受实惠的政策红利,只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关系向好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改革开放40年两岸关系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助力者,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谈到40年来两岸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取得的历史性进展,感慨万千。近日,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由“破冰”到“三通”,由《反分裂国家法》到民革中央对台工作的点点滴滴,一起感受40年来两岸同胞由敌意隔阂到相亲相融,从“老死不相往来”到“两岸一家亲”,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展望祖国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

“三通”拉近了两岸民众心灵上的距离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两岸的情况还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互相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深秋的下午,阳光明媚。在民革中央机关办公室里,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与记者谈及两岸关系40年来的发展变化,仿佛沉浸在历史记忆的长河中,语调沉稳缓慢:还记得,那时候,我家里一些远在台湾的亲友写信来,还不得不把信从台湾寄到美国,再绕个大圈由美国的亲友把信寄到大陆,“现在想起来,我们都觉得真不容易,但确实是那个时候的真实状况。”

郑建邦1985年进入民革中央机关工作。那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共和国首任邮电部部长朱学范多次疾呼两岸要实现“三通”。这件事让郑建邦至今记忆犹新。那时“三通”的概念对许多人来说都比较新鲜,大学毕业工作不久的他还不太明白“三通”指的是什么。但很快他就认识到,这是两岸几代人数十年来的共同期盼。

图片.png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郑建邦说,从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到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从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九二共识”,到2005年4月,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实现了6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会谈,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两岸关系发展取得新突破,再上一个新台阶。几十年来两岸关系的改善并不断向前发展,证明了中共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郑建邦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初,开放两岸探亲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推动下,在大陆各界的持续呼吁和部分在台人士的不懈努力下,台湾当局终于同意开放去台老兵赴大陆探亲。

1987年10月15日通过《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翌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自此,两岸关系正式“破冰”。到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完全实现直接双向“三通”(通邮、通航、通商),一个崭新的时代终于到来。

“直接‘三通’,将两岸关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郑建邦还记得,1999年他第一次去台湾时,早上天不亮就出发,要先到香港转机才行。那天到达台湾桃园中正机场时,外头已是华灯初上。而两岸直接“三通”以后,早晨乘坐飞机出发,中午就能在台北吃饭,办完事晚上就能回到北京。郑建邦说,直接双向“三通”不光拉近了两岸的空间距离,也大大拉近了两岸民众心灵上的距离。

郑建邦说,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几十年来,两岸关系虽然历经风雨坎坷,但两岸民众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联,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陆和台湾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

在十九大报告精神指引下,大陆相继出台多项惠台政策,给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带来了巨大机遇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受到了广大台企台胞的热烈欢迎。

民革对祖国统一工作有一种天然的热情

图片.png

2014年11月,习近平在福建调研,万鄂湘陪同参加。(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应当说从民革成立的那一天起,70年来,民革的历届前辈和领导,各级民革组织,都对民革的祖统工作有一种天然的热情。”谈及民革的前辈,郑建邦的话语充满钦敬。他说,为推动祖国统一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仿佛是生长在民革党员血液里的历史使命——天然而坚定。

1985年来到民革中央宣传部工作,4年后到担负祖统工作任务的民革中央联络部工作,1993年主持联络部工作,2010年成为民革中央副主席后又分管祖统工作,如今已是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的郑建邦依然领导着这方面的工作。他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巨大变化,见证了30多年来民革中央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每一份努力。

图片.png

郑建邦为第五届“华灿奖”获奖者颁奖

今年10月18日,第五届“华灿奖”颁奖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和往届一样,郑建邦早早就出现在现场,为两岸的青年设计创新者“站台、鼓劲”。5年前,基于为两岸青年搭建一个发明创造并走向市场转化平台的想法,郑建邦一手创建并栽下“华灿奖”这棵幼苗。本届“华灿奖”征集的作品数量属历届之冠,受到了更多两岸青年的关注。郑建邦言语之间充满喜悦。他说:“让我欣慰的是,‘华灿奖’的影响力已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变成了燎原之势,在两岸青年心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对“华灿奖”浓浓关怀之情的背后,是郑建邦对两岸青年能够越走越近的殷殷期待。

多年来,民革中央牢牢把握两岸人民交流沟通的历史趋势,为两岸青年增进互相了解,融洽彼此情感搭建了许多平台,设计的活动也更加接地气,台湾青年可以全面地了解大陆。“华灿奖”只是民革中央众多富有新意的品牌活动中的一个,“杰青团”“两岸青年和平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也备受各界欢迎和好评。

2000年,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的《关于尽快制定“反分裂国家行为法”的建议》,被列为特别重要提案,并进行专项研究和讨论。后来,民革中央又陆续提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台湾中南部人民工作的建议》《关于做好台湾中间选民工作的建议》等,均得到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这是民革中央从宏观层面对两岸和平统一提出的对策建议。

着眼于台湾同胞福祉的提案建议也不少。郑建邦如数家珍地介绍说,这些年来,民革中央为让台湾青年在大陆享有同等待遇,先后提出过许多建议;为台湾众多中小企业在大陆更好地发展出谋划策,包括金门供水都包含了民革智慧。他指出,“最近这几年,民革中央根据两岸关系发展形势,落实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中共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重要论述,围绕做实做好对台湾人民的工作参政议政,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贡献了民革力量。”

紧跟中共对台大政方针,全力做好台湾人民工作

图片.png

2018年5月22日,民革全国祖统工作会议在黑龙江哈尔滨开幕。郑建邦出席会议并讲话。

作为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参政党,民革长期致力于推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不断就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得到中共中央的采纳吸收。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敏锐洞察国内外形势和台海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对台工作重要论述。通过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台系列讲话精神,对于如何做好新时期对台工作,郑建邦向记者谈到他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连在一起的。这个重要论断指出了两岸统一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二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注重推动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与过去一般性的交流有所不同,这个推动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理念,为两岸实现统一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三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两岸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最终实现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心灵契合就是指两岸同胞的心心相印。实现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为我们做好对台工作指出了非常正确的方向,但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几次重大的场合特别强调,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这六个‘任何’可以说坚决堵死了‘台独’分裂势力,为一切‘台独’妄想画了一条红线。从另一个方面讲,我觉得这也是给未来两岸的政治商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就两岸的未来,特别是台湾的未来进行广泛的沟通。五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陆和台湾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的共同参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民革的对台工作中去。”郑建邦说。

郑建邦介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重要论述,结合民革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民革提出了“三个坚持”,第一是要坚持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为民革对台工作的核心内容。第二是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民革祖统工作并使之保持旺盛活力的重要动力。第三是坚持把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作为衡量民革祖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三个坚持’呼应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对台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争取人心,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民革一直秉承着这‘三个坚持’的理念,推动民革的祖统工作。”郑建邦说。

“毛主席讲过,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就对台工作而言,我认为,台湾的青年、大陆的青年应当是两岸的未来。”郑建邦说,进入新世纪后,民革中央将对台工作的重点之一放在了台湾青年身上。以台湾高校杰出青年大陆参访团为例,民革中央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有志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台湾青年来到大陆参观、学习和讨论,不问政治色彩,用尊重、平等、真诚的心态欢迎他们来到大陆了解大陆,用他们自己的头脑思考两岸的未来。

(作者:郑建邦 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



Baidu
sogou